企业要发展,需要内外兼修;跨境卖家,要想越卷越强,对外选对方面,选对平台,对内做好管理,做好内控;内控乃内功,练好了,基业长青,那跨境电商风险主要有哪些方面呢,我们今天先讲一部分。
对于跨境电商,我们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进口关税、增值税、消费税等税收政策。在商品定价时,需要考虑这些税费的影响因素,制定合理的价格,同时保证商品的盈利空间。(8年前,很多卖家定价直接用采购价X4,这两年不行了)此外应关注国内公司税务风险:店铺公司收入确认,出口业务规范,转移定价风险等。- 选择合适的财务人员 ,必要时可以寻求外部专业的机构协助。
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,现金流直接关乎企业“生命线”。过去5年来,部分卖家盲目去开发或者备货,忽略了现金回款及储备。容易出现资金流断裂直接导致企业无法经营下去。另外还有些跨境电商企业常常把握不好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,没有做好财务预算以及风险预警2个方面,这也直接影响了现金流的使用。有个卖家,年GMV5亿多,基本没钱,老板每天在找钱,这就是比较明显资金安排出了问题。跨境交易涉及多种货币,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订单金额的变动,进而影响卖家的利润。汇率风险对于涉及大额跨境交易的卖家来说更为重要,一般情况下,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。在库存方面,跨境电商大都存在SKU单品多,出入库业务频繁,同时还有退货库存管理。在跨境的业务场景下,如何更好地管理好销售,降低退货,减少丢件,减少业务纠纷,这4个方面对于电商公司系统要求高。而从财务角度而言,如何确定备货策略,管理存货滞销风险至关重要。
1. 运输延误:任何原因发生的运输延迟。都会导致订单不按时到达客户手中,影响客户体验和店铺。2. 丢失或破损:头尾程中,货物可能会丢失或受到损坏。这可能是由于装卸不当、意外事故等等造成的。3. 海关查货: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海关要求存在差异,跨境物流在海关清关环节常面临挑战。货物常出现被扣留、延误或要求进行额外的清关手续,例如申报文件、税费支付等。4. 信息欠透明:跨境物流涉及多个环节和各个参与方,信息的流通和可追踪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。导致难以及时获取货物运输状态,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。由于前期对于产品的规划,以及需求预判不准确等情况,导致开发、采购无法提前找到供应商做好储备或是供应商的反应太慢等,这样是很容易导致断货的情况出现;尤其是在旺季时出现这种情况,对企业的销量是影响很大的。跨境电商面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包括售假、售后服务等问题。消费者在跨境购物中容易遭遇商品质量不符、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,这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投诉和法律纠纷。为了应对这一风险,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,确保所售商品符合质量标准。此外,企业还需要明确退换货政策,并建立靠谱的客服体系,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。举例来说,某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,大量消费者投诉后,相关监管机构介入并要求平台赔偿消费者损失。(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,消费者对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,卖家们应该要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,避免因忽略这类风险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)
商品质量合规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风险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商品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,企业需要确保所售商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。为了应对此类风险,企业一是要选择靠谱的供应商,二是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,进行商品质量检测和认证,并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。
举例来说,某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商品未按照目标市场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,导致商品被退回或被当地监管机构扣留。(比如像亚马逊平台售卖玩具需要有CPC认证,美国法规有明确的规定,不管是当地生产商还是进口商在当地销售的儿童玩具都需要有CPC认证,关于这类卖家更应该重视产品质量的问题。)
- 根据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,企业应及时获取相应的产品认证(如CE认证、RoHS认证等)这些认证是证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标志,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。同时,及时获取认证也是避免在销售过程中出现合规风险的有效手段。
商品种类繁多,通常一不小心就伴随着知识产权侵权问题。基于不同国家的版权法律有所不同,因此企业在跨境电商中需考虑如何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,同时也要注意是否存在侵权行为。如果企业知识产权遭到侵权,不仅会导致市场声誉受到影响,还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关店。企业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,包括专利、商标、著作权等。通过深入研究,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遵守当地法律,避免因不了解当地法律而给企业带来麻烦。
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尽职调查,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知识产权合规性的供应商。确保供应商了解并遵守企业的知识产权政策,从源头上减少侵权风险。
卖家在采购、上架和销售之前,对商品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审查是有必要的。对于存在侵权风险的商品,应立即停止采购和销售,并及时寻求合法授权或替换商品。
举例来说,某电商平台发布虚假或不实宣传广告,被相关监管机构处以高额罚款。(有些卖家抱着侥幸心理,通过虚假或不实广告宣传,给企业带来不错的销售额,而忽略了一旦被核查,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)
往往新手在开店运营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踩坑,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店铺被封,从而影响账号权重,等待解封的过程中,卖家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,费力不讨好。